小学阶段,阅读比语文成绩本身更重要。
不注重“大语文教育”,孩子的好成绩也只是昙花一现。
在小学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,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,考试成绩却经常很高,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。
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卷一般都是围绕教材来出的,考试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,确实会让孩子们在卷面上表现出好成绩。
但是,越是这样的情况,家长们越是应该警惕。小学阶段,不少孩子的好成绩只是一种假象。
这样的考试不能考察出学生们真正的“语文水平”,它只是在考察“学课本的水平”。
然而,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,一旦进入中学,尤其是高中,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,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。
如果不重视阅读,死抱着教材学语文,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,到最后在最关键的高考考场上,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。
而一个语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学生,他可以从容应对任何形式的考卷,高考中也不会表现得平庸。
如何才能学好语文?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思路。
必须建立“大语文教育”概念
多年来,关于语文学习最糊涂的认识是把“学语文”等同于“学语文课本”,这一认识导致的后果就是:
师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学语文课本上,不重视课外阅读。
学生们付出许多精力,到头来语文水平却不高。
语文水平低下不但影响语文成绩本身,而且也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。
很多不阅读的学生在低年级时通过用功,语文成绩还不错,但死记硬背之下的好成绩不过是“虚胖”,随着年级增长,越到后来越力不从心。
为了说清楚这个事情,我认为有必要区分一下关于语文学习的两个概念:
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、表达能力的教育称为“大语文教育”;
把仅仅围绕课本和考试进行的语文教育称为“小语文教育”。
大语文教育着眼的是能力和素质,小语文教育着眼的是考试成绩。
大语文教育远远高于并大于小语文教育,小语文教育不过是大语文教育的一部分。
学好大语文,小语文自然差不了;学不好大语文,小语文最终也不可能学好。
这些年来,很多人之所以在语文学习上对儿童有错误引导,在于概念不清,把学“语文”理解为学“语文课本”,以小语文教育代替大语文教育,甚至把大语文教育和小语文教育对立起来。
具体表现就是忽略阅读,只是死抠语文课本——很多教师和家长为了孩子能学好语文课本,甚至不允许孩子读课外书。
这样的观念,让语文教育走入死胡同。
图片
必须有丰富的课外阅读
小学语文教育之所以无法完成语文教育的重任,是因为语文课本的文字体量太小,又大部分是短篇白话文。
从小学到高中,所有语文课本加起来,文字总量还不及三部长篇小说。
想要通过这么少的文字获得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根本不可能,哪怕对每一篇课文都掰开揉碎地讲,也无济于事。
叶圣陶就曾说“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”,这是对语文课本比较中肯的评价。
著名学者钱理群说:
“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,但最核心、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。”
钱先生这里说的学好语文即是大语文教育。
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钱先生的论断:所有杰出的作家以及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,他们谈起自己的成长,十有八九会提到大量阅读带来的益处,即他们都是大语文教育的受益者。
迄今为止,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人说他的成长归功于小语文学习。
所以,学“语文”不要光学“语文课本”,还必须要有丰富的课外阅读。
当然,并不是只要阅读就一定会有好的考试成绩,因为考试也是件复杂的事,很多因素会影响成绩。
但如果没有阅读,却可以肯定地说语文一定学不好。
语文学习最简单、行之有效的方式:
大声朗读
这里,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学习语文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:大声朗读。
请孩子大声朗读,这是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
朗读,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。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,它是学生完成阅读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。
就语文学习而言,朗读是阅读的起点,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。它有利于发展智力,获得思想熏陶。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。
发掘特洛伊城遗迹的德国人希泊来,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天才。他在短短的时间内,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,用的便是朗读的方法。
他即使阅读相同的文章,也一遍一遍地大声朗读,一直念到深夜。
听说,希泊来数次被房东赶出门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。结果,每一种外语,他仅用了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都学会了。
在我国,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。
他说:凡读书,需要读得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。而且要“逐句玩味”、“反复精详”、“诵之宜舒缓不迫,字字分明。”
这样,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、气韵、节奏,产生一种“立体学习”的感觉。
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古人云:“读书有三到: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”
可见,只有三者并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读书效果。而朗读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。
朗读,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,是眼、口、耳、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。
让你的家里每天都响起孩子的朗读声,会有以下奇效:
积累词汇,
扩大知识面,
增强语感,
提高口头表达能力,
提升写作能力。
图片
请家长为孩子朗读,这是最有效的教育秘诀
“为孩子朗读,越早开始越好!”
这是美国教育专家Jim Trelease一直致力于宣扬的,他认为这是当今最有效的教育秘诀。
如果你想孩子更聪明,那就为孩子大声朗读吧!
但是,大多数家长对这一秘诀都抱怀疑态度。原因是太简单,且不费什么力气。既然如此,办法能好到哪里去呢?
Jim Trelease劝告家长,不管多么忙碌也要抽空给孩子朗读,因为那是除搂抱以外父母能给子女的最好东西。
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点:阅读已成为今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元素。
你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,就越聪明;你越聪明,将来就赚钱越多;你赚钱越多,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会越好。
所以,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,你不但是造福于他,也会惠及他的下一代。
Jim Trelease努力推广朗读,并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朗读,而是因为他曾从朗读中得益不浅。
他为两个孩子朗读的书本数量,几乎有孩子吃饭的次数那么多。
他说:“我小时候,爸爸常常读给我听。所以,我希望我的孩子也领略到我童年时有过的美好感觉。”
Jim Trelease成长于经济大萧条的40年代,那时他家里的生活虽然拮据,但他的爸爸却一直订阅着几份杂志和两份日报。
并几乎一天不隔地为他朗读一些文章,这些为Jim Trelease日后的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为孩子朗读的tips
★尽早给孩子朗读。你越早开始,做起来越容易,效果越好。
★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,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。
★切记:聆听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,我们必须逐步教导、培养孩子——聆听不会在一夕之间学会。
★不妨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,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、图画较少的童书,逐步进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及小说。
★为了鼓励参与感,在时机适当时,请孩子帮忙翻页。
★在开始朗读前,一定要提一下书名、作者与图画作者——不论你已经读过这本书多少次了。
★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,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。“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?”
★朗读时,经常问孩子:“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”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。
★朗读要有始有终。一旦开始读一本书,你就有责任把它读完——除非发现它是一本坏书。别让孩子在章节之间等上个三四天,却还期盼着他们能维持兴趣。
★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,挑战孩子的头脑。
★除非孩子的想象力与注意力足够成熟,否则应避免朗读太长的描述性的句子和段落。
★如果章节很长,或者你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整整一章,那么请在悬疑处打住,让孩子意犹未尽,眼巴巴盼望下一次朗读时间,聆听下回分解。
★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定下心来,调整姿势,准备好心情,来聆听故事。如果读的是一本小说,在开始时问一下昨天讲到哪里了。在聆听中,情绪是重要因素。
★如果你朗读的是绘本,要确定孩子可以很容易看到图画。在学校朗读时,让小朋友围成半圆,你要坐得稍微高一些,好让后排的孩子能看到图画,而不会被其他人的脑袋挡住视线。
★在朗读一本小说时,要让自己处在一个你和孩子都感觉很舒服的位置。不要在过亮的窗户前朗读或站立,因为强光会刺激孩子的眼睛。
★记住: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,也会爱上一本好的绘本。
★在读完一个故事后,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。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,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解释。
★千万记住,只有极少数人天生会朗读,你必须通过练习,才能轻松自如地朗读故事。
★在朗读时,大量运用表情。如果可能,改变自己的声调,来扮演对话的人物。
★根据故事情节调整语速。在悬疑时,慢下来,降低声音。适当的时候压低声音,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。
★朗读最常犯的错误是:读得太快——不论朗读者是7岁还是40岁,都常犯这个毛病。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,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。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,匆促朗读会使朗读者没时间运用表达技术。
★事先自己要先读一遍,先记下你希望缩减、删除或者增强的内容。
★把作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,就像让他的故事活灵活现一样。到图书馆去查作者的背景资料,并且阅读书中的作者介绍。在朗读前或朗读中,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。让他们知道书是人写出来,不是机器制造的。
★当孩子提出有关文本的问题时,带着孩子一起查参考书或工具书,找寻答案。
★在班级墙壁上,或在家中卧室门后,挂一幅读物表,让孩子知道自己读了几本书。你也可以挂一幅世界地图,根据书中故事的地点,在相应的位置上贴上小图标。
★等孩子能够明白图书馆的书与自己的书不同时,不妨手中拿着铅笔阅读。孩子应该与书有所互动,方式之一就是在书上的精彩之处留下漂亮的笔迹。
★为照顾孩子的长辈或保姆提供许多书,让长辈或保姆了解“朗读”是教育的一部分,这比看电视好多了。
★父亲在给孩子朗读方面应该更加努力。因为小学老师大多是女性,因此小男孩会把阅读与女人、家庭作业划上等号。不幸的是,有许多爸爸宁可带儿子打棒球,也不愿带儿子上图书馆。父亲在孩子年幼时进行亲子共读,可以让儿子认为书与运动同样重要。
★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阅读(即使只是翻翻书、看看图画也可以)。如果没有练习,所有朗读的苦心都会付诸流水。
★以身作则。除了朗读时间外,要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了休闲而阅读,与孩子分享你的阅读热情。
★当孩子希望为你读书时,宁可挑太容易的,也别挑太难的书。就像刚开始学骑车时,先骑小车,再骑大车。
★鼓励大孩子读书给小孩子听,但只能偶尔为之,不能完全取代你。切记:大人才是小孩最终的行为榜样。